香港,曾經是早期的加密貨幣產業聚集的區域之一,但因為倒閉的 JPEX 交易所引發的連鎖效應,導致香港加大力度收緊對產業的監管,一度成為亞洲對加密貨幣產業最為嚴苛的國家之一,甚至導致部分國際交易所退出當地市場。

然而就在近期,香港對加密貨幣的金融政策似乎有所改變,不僅表示香港政府對於加密貨幣及相關技術的態度轉變,也再度展現出香港希望成為新興金融科技中心的野望。
曾經的加密貨幣天堂:香港近年金融政策轉變的背景
香港作為亞洲重要的金融中心,一直以來保持著與全球資本市場的緊密聯繫,也曾經是不少加密貨幣企業本部落地的首選區域。然而過去一年,香港因為對加密貨幣行業實施嚴苛的監管政策,導致不少企業選擇將業務遷往其他地區。
2023 年,香港加強了對虛擬資產的監管,要求加密貨幣交易平台和相關企業必須遵守更加嚴格的合規標準,包括進一步的透明度、資金托管要求和反洗錢規定。這些規定雖然旨在保護投資者,但過度嚴苛的措施使得許多企業認為其經營成本過高,難以維持競爭力,或者遲遲等不到正式發牌,選擇轉移至新加坡等整體環境對加密貨幣更加友好的市場。
儘管香港政府後來調整了一些政策,希望能夠吸引企業回流,但市場信心已經受到嚴重打擊。香港政府本次的一系列金融政策,有望重振加密貨幣產業嗎?
香港友善加密貨幣第一步:稅收優惠
根據《The Block》報導,香港政府近期透露,正在考慮為加密貨幣行業提供稅收優惠,這些稅收優惠將擴展至家族辦公室和私人基金的虛擬資產投資,並計劃在年底前完成立法。此舉將有助於吸引更多區塊鏈和加密貨幣相關企業來港設立業務,並加強香港在區塊鏈技術和加密貨幣行業中的領先地地位。
此外,稅收優惠還可能吸引那些因其他地區更嚴苛的監管措施,而尋找更友好環境的企業和投資者,可以說是打算仿效新加波,以類似的策略吸引外企入駐。
香港友善加密貨幣第二步:增發交易所牌照
除了稅收優惠,香港還計劃在年底前發放更多加密貨幣交易平台的運營牌照,為市場提供更多的合規交易選擇,並進一步確保投資者的權益。過去香港政府對於加密貨幣交易平台的監管態度一直相對謹慎,為了避免潛在的金融風險,以及維持市場的穩定性,總共僅有個位數的交易所獲得來自港府的 VASP 牌照。
不過,隨著加密貨幣市場逐漸邁入成熟穩定,香港政府打算逐漸放寬對交易平台的要求,允許更多企業進入市場,到 2024 年底前,預計將批准 11 家新的平台。一來有助於促進市場競爭,二來還能提高加密貨幣交易的透明度和安全性,進而吸引更多產業相關投資者。
可以預期牌照的增發會讓更多香港本土的交易所躍上檯面,而那些曾經退出香港市場的國際交易所,或許也會因此回歸,使香港進一步成為全球加密貨幣交易和區塊鏈技術的中心。
香港友善加密貨幣第三步:強化場外交易(OTC)規範
而由許多大型交易所的退出,香港本土用戶能夠使用的交易所有限,近年香港加密貨幣場外交易(OTC)市場的規模也是呈現指數級的成長。與傳統交易所不同,OTC 市場原先主要是針對大額交易者和機構投資者,提供更靈活的交易條件,而近年也有許多散戶為了尋求更快速的交易管道而使用。但由於缺乏足夠的監管,OTC 市場也一直被認為是高風險的交易方式。
為了應對這些挑戰,香港政府準備開始加強對 OTC 市場的監管,要求交易平台提高透明度並實行更嚴格的合規標準。保護投資者,也防止操縱市場和其他非法活動發生,顯示了政府希望為市場建立一個更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環境。當然,這些措施有助於提高投資者對於香港加密貨幣市場的信心,吸引更多資金流入。
AI 與香港金融服務的結合
除了在加密貨幣領域的發展外,香港還開始積極探索人工智慧(AI)與金融服務的結合,同樣表現出香港希望在數位經濟和科技金融領域占據領先地位的意圖。
香港政府計劃將 AI 技術應用在金融服務中,幫助金融機構進行風險管理、監測市場變化並提供更精確的數據分析,提高金融服務的效率和安全性,而這類型的技術可能同樣會對於加密貨幣市場帶來影響。
隨著 AI 技術進一步落地,香港的加密貨幣市場有機會變得更有效率,更好地應對市場波動和風險,有望促進更多創新型金融產品的誕生。
香港有望收復加密貨幣的失土嗎?
總而言之,我們可以看到香港的金融政策正在逐步調整,稍微鬆綁了過去一年間對加密貨幣產業的嚴苛限制。不過光是在這一年間,就有許多項目早已往政策更加優惠的中東國家轉移,未來香港本土能不能再度招回這些企業,甚至進一步重建加密貨幣國際金融中心的版圖,就看港府的造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