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史上知名的比特幣交易所竊盜事件 —— 門頭溝(Mt. Gox)再度宣布拉長還款計畫,最終期限延遲至 2025 年 10 月。這對 2025 年的加密貨幣市場,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門頭溝事件簡介
門頭溝(Mt. Gox)曾經全世界最大的比特幣交易所之一,有七成的比特幣交易都在門頭溝中進行,卻在 2014 年因大量託管的比特幣被駭客盜取而宣告倒閉,連帶導致數十萬用戶的資產被凍結。當時的事件震撼全球比特幣社群,至今持續影響市場。
門頭溝在倒閉時曾經進行清點,總共損失約 850,000 枚比特幣,按照當時的價值計算約為 4.5 億美元。儘管在數年間悉數追回了約 200,000 枚比特幣,但大部分的受害者都還沒有得到賠償。
門頭溝再度宣告延後賠付期限
從 2014 年起,門頭溝的清算和還款進度就一直面臨法阻礙,因為清算過程除了涉及大規模的比特幣資產外,還牽涉到複雜的法律和監管框架,由於受害者來自世界各地,各國的監管要求和稅務政策差異,進一步複雜化了整個流程。
要一一解決法律和監管問題才能安全分發代幣,也是代幣釋放進度緩慢的原因之一。因此在最近一期的公告中,門頭溝再度宣布將最終還款期限延後到 2025 年 10 月,相當於受害者必須再等待近一年的時間,才能獲得賠償。
而在已經進行的賠款案例中,還曾出現過因為「系統問題」而導致重複賠償給某些用戶雙倍金額的情形,門頭溝後來緊急承認了錯誤,並要求用戶退還多餘的資金,可以說是多災多難。
然而賠償延遲,不只對當年的受害者有影響,其實也對其他同樣持有比特幣的用戶有影響。
今年七月門頭溝曾引起市場恐慌
今年 7 月,門頭溝公告準備開始進行部分還款,這個消息一度引發市場恐慌。比特幣價格從約 62,000 美元迅速下跌至 53,600 美元,短短數小時內跌幅高達10%。本次下跌還引發了超過 4.25 億美元的槓桿倉位被清算,進一步加劇了市場波動。
一直到清算受託人出面強調還款將分階段進行,市場情緒才逐漸回穩,比特幣價格在數天後緩緩回升至約 59,000 美元
為什麼市場這麼關注門頭溝代幣:怕砸盤
門頭溝的代幣釋放對市場的潛在影響,主要來自於涉及的資產規模巨大。整個清算計畫將預計釋出約 140,000 顆比特幣給受害者,這是交易所倒閉後追回,凍結至今的部分資產,還有其他數量的比特幣現金(Bitcoin Cash,BCH)也將ㄧ齊釋放。
代幣將分階段進行分發,受害者可以選擇以比特幣或法幣的形式接收賠款,分析師普遍擔心,一旦這些比特幣被大量釋放後,市場可能會面臨巨大的賣壓,導致價格大幅波動。
尤其有許多投資者在門頭溝事件後,是以「折扣的價格」收購債權,這意味著即使在目前價格拋售比特幣,依然能夠獲得可觀的利潤。因此可以預期有部分投資者在獲得代幣賠款後,會選擇即時出售手中的比特幣。
門頭溝賠款延遲後,市場可能的走向
不過也有部分分析師認為,不斷延後其實是一個利好,延期會給市場更多的時間來消化這一事件,減少短期內的賣壓。
另一方面,經過長期的等待,部分投資者或許會選擇繼續持有比特幣,期待未來價格上漲。這種長期持有的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減緩市場的拋售壓力,同樣有利於減少短期內的波動。
再對照分析師和機構們普遍認為 2025 年上半年將會是加密貨幣牛市的情況來看,延後賠償期限確實會是一件事好事,一來會讓收到代幣的投資人認為後續還有漲幅而暫時選擇不賣出,也能避免因為大量代幣砸盤,而中斷了整體市場往上走的樂觀氣勢。
但無論如何,門頭溝事件的任何進展都可能會為市場帶來短期市場波動,建議投資者對門頭溝清算過程的動態新聞保持一定的敏感度,才能應對突發的市場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