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新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數據公佈後,再次引發金融市場的震盪,不但美股開低,投資者的情緒和對市場的預期也受到影響。
本次開出來略高於預期的 CPI 指數,究竟對加密貨幣市場是利好還是利空,後市將會怎麼走?

比特幣原先準備繼續上攻,CPI 公布後又下跌
其實在CPI 數據公佈之前,比特幣的價格已經回升至約 61,000 美元的位置,顯示出部分投資者對未來會持續降息抱有信心,並在某種層面將比特幣視為一種對抗通膨的工具。
然而,隨著 CPI 數據的公佈,市場的不確定性再度升高,部分可能準備進入或已經進入加密貨幣市場的投資者,選擇將資金從高風險資產轉移到更為穩定的避險資產,如黃金或美國國債。
本次 CPI 數據上升的原因與市場反應
根據最新的報告,美國 9 月份的 CPI 增幅為 0.2%,超過了經濟學家的預期,顯示出通膨的壓力依然存在。
推動 CPI 上升的原因,包括中東戰爭導致能源價格反彈、食品等民生用品價格上漲,種種因素加劇了市場對美國經濟面臨持續通膨壓力的擔憂,也直接影響了投資市場,尤其是高風險的加密貨幣市場。
本次數據公佈後,市場對聯準會未來的貨幣政策也產生了新的預期:認為聯準會不但不會在 11 月降息 50 個基點,還可能選擇根本不降息。更有許多投資者擔心聯準會因此可能放緩降息的速度,甚至重新轉回升息來遏制通膨。
為什麼 CPI 高和升息對加密貨幣是利空?
CPI(Consumer Price Index)消費者物價指數,主要調查消費者購買商品或服務的價格,是用來衡量美國物價變動的關鍵指標,並且可以直接反映當下通膨的程度。而各國央行抑制通膨的手段之一,就是升息。
升息,對整體的金融市場包括風險資產,尤其是加密貨幣往往是個噩耗,因為升息會提高借貸成本並降低市場流動性,這對於像比特幣這類高風險、高回報的資產而言,通常帶來不良的影響。有分析師警告,如果聯準會回頭實施升息政策,可能會進一步打壓比特幣的價格,因為高利率環境下,市場對風險資產的需求將大幅下降。
正因爲如此,過去一年中每當 CPI 數據超出預期時,比特幣的價格通常會下跌,反應市場認為升息會降低投資者的購買力,和對高風險資產的承受能力。在升息環境下,融資成本也將大幅上升,可能會拖慢項目的發展進度,進而造成惡行循環,抑制整體市場的增長潛力。
好消息:即使 CPI 高於預期,市場依然押注 11 月降息
不過,除了壞消息外,其他數據也提供了一線曙光。根據報告,美國初請失業金人數達到 2023 年 6 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再加上海倫颶風重創墨西哥灣沿海地區,受災規模高達上百萬人,對就業市場的具體影響還未可治。部分分析師和交易員認為聯準會看重就業情況勝於物價指標,為了控制失業率,聯準會回頭暴力升息的機率並不高。
而根據 CME(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的工具 FedWatch 提供的預測數據,雖然市場普遍認為聯準會在 11 月會議上降息 50 個基點的機率已經降至零,但降息 25 個基點的可能性有 87%,代表市場依然看好繼續降息。
同時市場也開始關注到另一項潛在利好——全球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隨著一些地區金融市場的波動加劇,部分投資者可能將資金轉向加密貨幣市場以對沖風險。在這種情況下,比特幣及其他主流加密貨幣有可能再次被視為避險資產,進而推動價格上揚。
建議平常心解讀本次的 CPI 數據
整體而言,最新的 CPI 數據對加密貨幣市場帶來了兩方面的影響。
一方面,聯準會可能會為了控制通膨放緩降息的節奏,這在短期內對比特幣或其他高風險資產是一個不利因素;但另一方面,也代表降息的週期可能因此被拉得更長,量化寬鬆的時間變長央行持續放水,不僅是利好各個金融市場,可能也有助於延長整個牛市週期的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