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非農就業數據一公布,引起金融市場一片哀嚎,不只股市紅通通,加密貨幣市場尤其是比特幣也受到影響,對於已經陷入震盪區間的市場無疑是雪上加霜。
在 2025 慘烈開局的比特幣,接下來是會繼續下跌還是上漲?
什麼是非農數據:為何會影響比特幣
非農就業數據(Nonfarm Payrolls)是美國每月都會對外公布的一項關鍵經濟指標,由美國勞工統計局負責統計與發布。這項數據反映的是美國非農業部門新增就業人數的變化,是評估經濟活力的重要指標。
「非農」意指不包括農業、政府機構、非營利組織及家庭僱傭等領域的就業情況,因為這些領域的就業波動通常與季節性因素相關,無法完全反映經濟整體趨勢。簡單來說,就是一個較有整體性的就業趨勢指標。
非農數據的影響力,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
・經濟健康指標:非農數據成長通常代表經濟活動活躍,消費者收入增加,企業信心上升。
・政策參考依據:聯準會經常參考非農數據來評估就業市場與經濟熱度,進而決定利率政策方向。
・市場情緒風向標:對投資者來說,數據若遠高於預期,可能刺激風險資產下跌,因為這代表聯準會可能延後降息計畫。
以此次為例,12 月的非農新增就業人數達 25.6 萬,遠超市場預估的 16 萬,且失業率降至 4.1%。這顯示美國經濟表現強勁,也讓市場對降息的期待大幅降溫。
非農數據如何影響利率政策:通常非農漲,比特幣就跌
聯準會的核心目標是實現「充分就業」與「穩定通膨」。由上述可知,當非農數據表現強勁,代表就業市場活躍,通膨壓力可能會升高。在這種情況下,聯準會通常會採取更保守的政策立場,例如暫緩降息或提高利率,以避免經濟過熱。
而市場對利率政策的預期,會直接影響各類資產的價格,包括比特幣。根據 CME FedWatch 工具的數據,12 月非農數據公布後,3 月降息的預期從 41% 降至 28%,顯示市場對聯準會降息的信心下降。
利率政策對比特幣的影響也非常直接。當利率上升,持有比特幣等非收益性資產的機會成本增加,資金更傾向流入美元或債券等避險工具,壓抑比特幣的價格走勢。
除了非農數據以外,比特幣震盪的主因
比特幣價格近期進入整理階段,自 12 月中旬創下歷史高點 $108,364 美元後,一直在 $91,200 至 $102,750 的區間內震盪。以下可能造成比特幣價格停滯的幾大因素:
全球流動性減少:根據 Cointelegraph 的分析,全球貨幣供應(M2)自 2023 年 10 月以來增速放緩,限制了市場資金流入比特幣等風險性資產的能力。尤其是在非農數據強勁的背景下,聯準會可能延後降息計畫,進一步壓抑市場流動性。
「鯊魚」持倉活動減少:根據 Santiment 的數據,比特幣持倉量在 100 至 1,000 枚之間的地址(俗稱「鯊魚」),是推動比特幣從 10 月至 12 月漲幅超過 90% 的主要動力。然而,自去年 12 月 18 日以來,這些地址的累積買入量驟減,導致市場缺乏進一步上漲的動能。
技術面壓力加劇:技術分析顯示,比特幣的 50 日移動均線($97,573)已轉為短期阻力位,而下方的 $92,000 則成為重要支撐區。若價格跌破該支撐,可能引發進一步回調。
非農數據後,比特幣會上漲還下跌?
比特幣的未來走勢,主要受到宏觀經濟條件與市場情緒的影響,這些因素將會共同決定比特幣接下來是否能突破當前的震盪情勢。
首先,如果未來經濟數據顯示通膨壓力逐步減輕,或者非農就業數據開始出現疲軟跡象,聯準會可能考慮重新推動降息計畫。這類政策轉向將會為比特幣等風險性資產注入更多資金,進一步提振市場信心,並帶動比特幣價格走高。
然而,從技術分析的角度來看,比特幣如果要突破目前的整理情勢,必須站上 $102,750 的壓力位,才有可能挑戰歷史高點 $108,364。不過這個價格帶的上方聚集了大量的持倉,也就是潛在的巨大的賣壓,這將是影響比特幣突破的阻礙之一。
另一方面,如果聯準會的政策立場更加偏向鷹派,市場可能重新定價未來的貨幣政策方向,比特幣價格可能會因而進一步受到壓力。在這種情況下,比特幣不僅無法突破壓力位,還可能跌破關鍵支撐位 $91,200,進一步測試 $88,000 的低位區域,大幅削弱市場信心,甚至可能引發更多拋售壓力。
總結來說,比特幣的未來走勢將取決於聯準會政策政策是否明朗,以及市場參與者對宏觀經濟數據的解讀。這場多空博弈的結果,將決定比特幣是否能迎來下一波大幅反彈,或者進一步回調至更低的支撐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