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Ian
以太坊 Fusaka 硬分岔加費用改革,能拯救以太幣價嗎?
作為全球領先的智能合約平台,以太坊即將於 2025 年推出「Fusaka」硬分叉,導入 EVM 物件格式(EOF)以提升網路效率。與此同時,社群也提出應用層費用結構改革,試圖激勵開發者並強化生態競爭力。
這些變革不僅關乎技術與經濟層面的突破,也可能對 ETH 價格帶來短期波動與長期利好,或許有望拯救萎靡不振的幣價?
Fusaka 硬分叉:以太坊 EVM 物件格式 EOF 的革新
硬分叉時程與背景
根據以太坊基金會共同執行主任 Tomasz Kajetan Stańczak 在 2025 年 4 月 28 日的公開發文,Fusaka 硬分叉預計於 2025 年第三或第四季度上線,具體時程尚未最終確定。這次硬分叉將聚焦於以太坊虛擬機(EVM)的重大升級,其中最受矚目的便是 EVM 物件格式(EOF)的導入。EOF 是一套包含多項以太坊改進提案(EIPs)的協議變更,旨在優化智能合約的執行效率與安全性。
EOF 的技術核心
EVM 是以太坊執行智能合約的軟體核心,而 EOF 則為智能合約字節碼(bytecode)引入了結構化的容器格式,取代當前較為自由的字節碼結構。EOF 的設計包含以下關鍵組成:
標頭(Header):以 0xEF00 十六進位值開頭,後接一個版本號,確保未來可升級。
區段表(Section Table):提供容器內容的元數據,每個條目包含一個字節的類型設定與兩個字節的大小資訊。
內容區段(Sections):至少包含一個程式碼區段與必要的數據區段,未來可透過新 EIPs 擴展更多區段類型。
這樣的結構化設計能提升 EVM 的運作效率,降低處理負擔,並使智能合約在部署時僅需一次性驗證,從而簡化開發環境並提高合約的可讀性。
以太坊 EOF 的技術改進:從 JUMP 到 RJUMP
EOF 包含多項 EIPs,其中 EIP-4200 與 EIP-4750 特別引人注目。傳統的 JUMP 與 JUMPI 指令允許程式在執行時跳轉至任意字節偏移位置,這種動態跳轉(dynamic jump)容易導致難以發現的錯誤,甚至可能被用於隱藏惡意程式碼。EIP-4200 提出以 RJUMP 與 RJUMPI 指令取代,這些新指令要求跳轉目標必須硬編碼於字節碼中,從根本上杜絕動態跳轉的風險。
此外,EIP-4750 計畫在 EOF 部署的後期階段完全禁用動態 JUMP/JUMPI,改以 CALLF(函數呼叫)與 RETF(函數返回)指令進行結構化程式控制。對於選擇繼續使用 JUMP 的開發者,其字節碼將在部署時接受 EIP-3670 的程式碼驗證規則與 EIP-3690 的跳轉表檢查,確保不會誤跳至數據區或指令中間。
以太坊 EOF 的爭議與反對聲浪
儘管 EOF 被支持者認為能提升效率並便於未來升級,其複雜性卻引發了部分開發者的反對。以太坊開發者 Pascal Caversaccio 在 2025 年 3 月的討論中指出,EOF 涉及 12 項 EIPs,新增了兩種語義並更動超過十幾個操作碼(opcodes),這不僅過於複雜,還可能增加新的漏洞風險。他認為,EOF 的優勢可透過更小規模的更新逐步實現,而無需如此大規模的改動。
此外,EOF 要求開發工具全面升級,這可能導致舊有 EVM 的長期維護負擔。Caversaccio 也提到,EOF 合約因新增標頭結構,空合約的字節數從 15 位元組顯著增加,進一步提高了開發成本。根據 ETHPulse 平台的投票數據,持有近 17,745 ETH 的 39 位投票者反對 EOF,僅有持有不到 300 ETH 的 7 位投票者支持,顯示社群對此升級的分歧。
以太坊應用層費用結構改革:平衡收益與公平性
除了技術升級,以太坊社群也在積極探索經濟模型的改革。2025 年 4 月 27 日,以太坊社群成員 Kevin Owocki 與 Devansh Mehta 提出了一項針對應用層的動態費用結構提案,旨在平衡應用開發者的收益與費用公平性。這項提案回應了以太坊面臨的收益壓力,特別是與其他競爭網路如 Solana 的比較。
根據 Santiment 的數據,2025 年 4 月以太坊基礎層的交易費用降至五年來最低,這與去中心化金融(DeFi)等智能合約操作需求下降有關。與此同時,Solana 在 2024 年吸引了 7,625 名新開發者,超越以太坊的 6,456 名,顯示以太坊的生態主導地位正受到挑戰。
動態費用結構的設計
Owocki 與 Mehta 的提案採用平方根函數設計費用結構,具體公式為 sqrt(1000 x N),其中 N 為項目的資金池規模。這種設計的特點在於:
小型項目:資金池較小時,費用比例較高,以確保開發小型應用的經濟可行性。例如,資金池為 17 萬美元時,費用為 sqrt(1000 x 170,000) = 13,038.4 美元,約佔 7%。
大型項目:當資金池超過 1,000 萬美元,費用比例上限為 1%,以鼓勵項目擴張並降低對大型應用的費用負擔。
這種漸進式費用結構旨在讓小型應用開發者能獲得足夠收益,同時避免對快速成長的項目過度抽取費用,從而促進以太坊生態的多元化發展。
對以太坊生態的影響
此提案反映了以太坊社群對經濟可持續性的重視。隨著競爭網路的崛起,以太坊必須在技術與經濟層面持續創新,以維持其對開發者的吸引力。動態費用結構的推行可能激勵更多中小型項目加入以太坊生態,同時為大型項目提供成長空間。然而,提案的實際效果仍需進一步模擬與社群討論,以確保其公平性與長期可行性。
技術升級、費用結構改變對以太坊的幣價是否有利?
Fusaka 硬分叉與應用層費用結構提案凸顯了以太坊在技術升級與經濟改革上的雙重努力。然而,EOF 的複雜性與社群分歧可能延緩其部署進程,而費用結構的改革則需平衡各方利益,避免對既有生態造成衝擊。此外,Solana 等競爭網路的快速成長,以及以太坊交易費用的持續低迷,都為其長期發展帶來壓力。
整體來看,以太坊需要透過社群共識加速技術升級的落地,同時優化經濟模型以吸引更多開發者與投資者。Fusaka 硬分叉若能成功實施,將顯著提升 EVM 的效率與安全性,為下一代智能合約應用奠定基礎,吸引更多開發者與項目,長期利好幣價。然而,EOF 的爭議與實施風險可能引發短期市場波動,特別是若社群分歧加劇或升級延遲。
同時,動態費用結構的探索可能為以太坊開闢新的收益模式,強化以太坊在去中心化應用(DApp)市場的競爭力。帶動 DApp 成長,間接推升 ETH 需求。但若改革未達預期,或競爭網路持續搶佔市場,幣價可能承壓。
根據當前市場情緒與 Santiment 數據,ETH 價格在 1,775 美元附近震盪,建議投資者需密切關注硬分叉進度與社群共識。
自從 4 月關稅恐慌趨緩以來,比特幣就展現強勁復甦力道,甚至在 4 月 25 日突破 95,000 美元,創下自 2 月 24 日以來的新高。
根據市場數據,比特幣在 4 月 21 日至 25 日期間上漲約 11 %,成為 2025 年以來單週最佳表現。這波漲勢不僅反映市場對比特幣的信心回升,也與機構投資者積極布局密切相關!
2025 年 4 月,以太幣價格一度跌至 1,400 美元,雖然隨後反彈至 1,700 美元以上,展現出一定的市場韌性。但相較於其他主流替代幣(如 Solana、Tron 和 BNB),以太幣今年迄今的表現落後市場約 23%,遲遲無法突破歷史新高。
面對這種相對疲軟的表現,以太幣真的還值得投資嗎?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對迷因市場投下了一顆震撼彈,他宣布近期將在華盛頓特區的私人俱樂部舉行舉辦一場專屬晚宴,準備邀請持有川普幣的 220 名頂級持有者參加。
消息一出,川普幣價格在 24 小時內飆升 70%,一度觸及 16 美元的高點,創下自 3 月初以來的最佳表現。雖然隨後價格回落到 13 美元左右,但仍較前一天上漲 43%,讓川普幣的市值一舉突破 26 億美元!
近期全球經濟動盪加劇,傳統股票與債券投資組合因表現不佳,對投資人的吸引力下降,反倒是黃金與比特幣作為有避險功能的資產,走勢受到市場關注。不僅黃金突破 3,500 美元,比特幣更是回暖再度上攻 9 萬大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