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電玩零售商 GameStop(GME),因宣布計畫購入比特幣再度成為市場焦點,這家曾因疫情期間「迷因股」熱潮翻身的企業,表示董事會一致通過利用現金儲備或未來債務發行,投資比特幣及美元掛鉤穩定幣,在股票和加密貨幣市場都引起一陣波瀾!

GameStop 的財務轉型與比特幣投資基礎
GameStop 的財務狀況近年經歷相當大的轉變,根據其 2025 年 3 月 25 日發布的第四季財報,截至 2 月 1 日,公司現金儲備達 47.7 億美元,相較一年前的 9.217 億美元大幅成長。2024 財年淨銷售額為 38.23 億美元,第四季單季則達 12.83 億美元。這顯示 GameStop 在迷因股熱潮後扭轉頹勢,並於 2023 年重回獲利。
這筆龐大現金成為投資比特幣的基礎。財報指出,公司投資政策允許配置資金於比特幣及美元穩定幣,類似 Strategy(前身為 MicroStrategy)的策略。Strategy 持有 506,137 枚比特幣(約占總供應量 2.4%),GameStop 似乎在效仿其模式,將比特幣視為長期價值儲存工具。
然而,作為傳統零售商,GameStop 核心業務成長有限,現金增加多來自迷因股資金,而非穩健商業模式,這讓外界質疑其比特幣投資的長期效益。
早在 2 月,執行長 Ryan Cohen 與 Strategy 的 Michael Saylor 合照,就已點燃市場猜測。如今,這項計畫成真,但市場反應卻不如預期樂觀。比特幣價格在 3 月 26 日美國交易時段跌至 86,500 美元,較前一晚 89,000 美元高點回落 3%,顯示投資人對此態度分歧。
GameStop 比特幣投資的爭議:利多還是泡沫訊號?
GameStop 的比特幣計畫引發兩極看法。美國天使投資人 Jason Calacanis 在 3 月 26 日的 X 貼文中批評,這是缺乏商業模式的上市公司的「救命稻草」。他揶揄道:「若 Saylor 要買 1 兆美元比特幣,這或許是好建議。」分析師 James Check 也認為,像 GameStop 這樣的「殭屍企業」模仿 Strategy,可能成為市場泡沫的「頂部訊號」。他回顧比特幣礦商囤幣失敗案例,預測這類舉動可能帶來賣壓。
然而,部分專家持正面看法。Heartcore 的 Tomas Fanta 表示,比特幣有長期升值潛力,且與股市低相關性,適合企業資產配置。他反駁將其視為「失敗企業最後手段」的觀點。Masterkey 的 Saul Rejwan 則認為,比特幣正成為企業對抗貨幣變動的合法選擇,尤其對數位原生品牌具吸引力。TYMIO 創辦人 Georgii Verbitskii 也指出,若執行得當,比特幣能為企業帶來長期韌性,GameStop 或成為市場範例。
企業採用比特幣的趨勢:GameStop 只是跟上前人腳步
GameStop 的舉動讓人思考:這是否代表企業新趨勢?過去,Tesla、Coinbase 等科技公司已將比特幣納入資產負債表,GameStop 作為零售商的加入,可能代表這個趨勢正在擴展。
當然,微策略的成功是最大的靈感來源,尤其 Saylor 本週再購入 6,911 枚比特幣。Rejwan 表示,歷史上拒絕改變的公司(像是 Nokia)往往衰退,採用比特幣可能是適應時代的策略。
Fanta 認為,單一案例不足以判斷趨勢,但這可能是企業多元化資產配置的早期實驗。若更多傳統企業跟進,比特幣作為儲備資產的地位將進一步鞏固。然而,當前經濟挑戰(如美國債務與關稅問題)可能會限制這個趨勢的擴散腳步,GameStop 的嘗試能否激勵他人,仍待觀察。
GameStop 與比特幣的前景
GameStop 從迷因股明星轉型為比特幣投資者,可能是企業適應數位時代的創新,也可能是缺乏成長動力的炒作。對比特幣而言,GameStop 的加入未推升價格,顯示市場態度複雜。隨著美國經濟不確定性加劇,企業採用比特幣的趨勢是否會持續下去,尚待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