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一位自稱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人發表了《 比特幣: 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 》的文章,也被稱為比特幣白皮書,內容提到他發明了一種以點對點 ( P2P ) 技術為基礎的電子現金系統,在進行線上交易時不需要透過中心機構即可進行點對點交易,此系統最廣為人知的應用就是比特幣。
比特幣是現今市值最大的虛擬貨幣,比特幣的發明對現今的交易模式以及貨幣的形式都帶來了極大的改變。
然而直到現在,身為比特幣之父以及據說擁有1百萬個比特幣的中本聰真實身分仍然處於未知,多年來各界對於中本聰的真實身分眾說紛紜,但皆未獲得證實,而這也成為幣圈投資者或是中本聰的崇拜者最想解開的謎題。

中本聰真實身分是誰?HBO紀錄片即將揭曉!
美國電視公司HBO所拍攝的比特幣紀錄片: 《 比特幣之謎 》( Money Electric : The Bitcoin Mystery ) 將在美國時間10月8日正式播出,導演Cullen Hoback表示節目將對疑似是中本聰的人進行全面的調查,並且將在節目中揭露中本聰的真實身分。此消息一出,使各界又開始好奇中本聰的真實身分,試著猜測節目最終揭幕的人到底是誰,甚至有網友自行進行推論,中本聰的真實身分之謎因為此節目又再次掀起了一波討論的浪潮。
而去中心化的預測市場平台polymarket也因為這部紀錄片舉辦了一個投票,讓大家一起來預測HBO最後揭露的中本聰究竟會是誰。

曾經被認為是中本聰的人
中本聰在發表比特幣白皮書之後與P2P基金會 ( Peer-to-peer Foundation ) 和加密技術郵件列表 ( Cryptography Mailing List ) 上的成員都有著極為密切的往來,共同討論比特幣。2010年中本聰將軟體和網域所有權轉移,不再進行交流。2011年中本聰傳送了最後一封郵件給他比特幣的發展者之一Mike Hearn,內容提他有其他想做的事情,所以要先離開做其他事,中本聰在傳送完這封郵件之後便從此消失。
中本聰對於身分十分保密,唯一透露的是他自稱為居住在日本的日裔美國人。雖然中本聰的真實身分未知,歷年來有許多人相繼被認為甚至自稱是中本聰本人,其中最著名的例子是Dorian Nakamoto和Craig Wright。

「Dorian Nakamoto」被誤會十年之久的中本聰代言人
2014年,一位新聞記者公開宣稱中本聰的真實身分是一位居住在加州的64歲退休物理學家 Dorian Nakamoto,這則報導使Dorian被認為是中本聰長達十年之久。記者認為他與中本聰有許多相似之處,最明顯的是兩人的東亞背景與年齡十分相似,還有Dorian的物理學背景、從事機密工作,已及自由主義的觀點都成為支持他說法的證據。但此報導遭到Dorian本人極力否認,他解釋自己的機密工作是與Citibank進行合作,並不是與比特幣相關,而且他在採訪中提到的「不再參與此事」 也是指不再從事工程學相關工作,並不是指他曾經參與比特幣的開發。
同年,中本聰在P2P基金會 ( P2P foundation ) 發出了一則 : 「我不是Dorian Nakamoto」 ( I am not Dorian Nakamoto ) 的留言 ,證實了Dorian並不是中本聰,但也有人認為這則留言並非中本聰本人發出,而是中本聰的帳號遭到盜用。

澳洲電腦科學家Craig Wright自稱是中本聰本人
除了Dorian之外,一位澳洲電腦科學家Craig Wright從2016年就開始宣稱自己是中本聰本人,他甚至要求加密貨幣開放專利聯盟 ( COPA ) 將比特幣白皮書從網站下架以保障他的著作權,他因此被高等法院依偽證罪起訴。2024年法官蒐集到他說謊並提供造假文件的證據,確認了他並非中本聰本人,隨後Wright才終於承認自己並不是中本聰。

中本聰最有可能的真實身分人選!
目前又有新的線索指出中本聰的真實身分另有其人,其中最有可能是中本聰的人選為Hal Finney以及Len Sassaman,他們也在Polymarket的投票中獲得了第一及第二多的投票率。中本聰、Hal Finney和Len Sassman都是密碼龐克 ( Cypherpunks ) 的成員之一,倡導使用密碼學和隱私增強技術來實現社會和政治改革,這個列表也是中本聰首次發表比特幣的地方。兩人也共同參與PGP ( Pretty Good Privacy ) 程式和郵件轉發器 ( Remailer ) 技術的開發,PGP是一套用於訊息加密、解密及驗證的安全應用程式,也是比特幣的核心加密技術。Remailer則是允許使用者在身分保密的情況下傳送訊息,也是比特幣P2P技術的前身。兩人在加密技術以及P2P技術的貢獻都在日後奠定了比特幣的結構和知識基礎,他們的專業和技術也使許多人開始懷疑中本聰的真實身分可能是Finney或Sassman其中一人。
文章將會分別介紹兩位專家並分析他們可能就是中本聰的原因。
Hal Finney與中本聰往來密切
中本聰在消失之前一直都和Finney有著很密切的郵件往來,Finney也是比特幣主要貢獻成員,中本聰曾多次在信件中表達他對Finney的致敬。
以下是Finney被認為是中本聰的原因:
- Finney是一位密碼學家及軟體工程師,這兩個技能使他成為少數有能力可以創造數位貨幣的人之一。
- Finney是比特幣的第一位礦工和接收者,他的第一個比特幣就是中本聰傳送給他的。有人認為當測試新產品時,正常來說會親自測試或是由團隊內部自行測試,因此Finney可能就是比特幣的開發者或開發者之一。
- 在比特幣發行之前,Hal Finney便提出可重複使用的工作量證明機制(Reusable Proofs of Work, RPoW),此機制是比特幣的關鍵技術之一。
- 經過語言學分析比對發現Finney的寫作風格與中本聰極為相似。
- 2009年,Finney宣布自己被診斷出 ALS (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之後便慢慢淡出,並於2014年逝世,而這個時間點和中本聰在2009-2010年時表示自己很忙碌所以暫時離開,並且在2011年消失的時間點重疊。
- Finney就住在離Dorian Nakamoto幾個街區外的地方,Dorian就是有一段時間一直被誤認為中本聰的人。
雖然Finney和中本聰有許多相似及巧合,但也有人認為Finney並非中本聰且提供證據:2009年,Finney參與了一場10公里的馬拉松,在他跑馬拉松的同一時間中本聰傳送了一則郵件,也在這個其間進行了比特幣交易。許多人認為在中本聰行動時Finney充分的不在場證明消除了他就是中本聰本人的可能性。

Len Sassaman是呼聲最高的中本聰人選
Sassaman是目前被公認最有可能是中本聰的人選,也是《 比特幣之謎 》紀錄片最後會公布的人。Len與Finney一樣都是著名的密碼學家和隱私提倡者,也同為密碼龐克的成員。可以從他的學術經歷,密碼學專長,還有寫作風格來推論他可能是中本聰本人:
- Sassman除了是密碼學家和隱私提倡者之外也是公鑰密碼學的權威,公鑰密碼學是比特幣的基礎技術。
- Sassman在COSIC研究組織 ( Computer Security and Industrial Cryptography Research Group ) 工作時,便是投入在中心化的研究,去中心化是區塊鏈的核心基礎。
- Sassman曾經與許多密碼學專家共事過,像是Hal Finney和Adam Back,這樣的互動使他擁有足夠的知識和網絡來發展比特幣,或是出現將密碼學結合數位貨幣的想法。
- Sassman在比特幣開發期間居住在比利時,而同一段時間中本聰也開始在郵件中使用英式英語,代表他們極有可能都身處於歐洲。
- Len長年受到憂鬱症所苦,並於2011年7月自殺,享年31歲。Sassaman過世之後,比特幣138,725區塊以藝術形式向他致敬,而他的訃告描述他是 「一位朋友,一個善良的靈魂和一個狡猾的策劃者」,比特幣對Sassman的重視也隱約透露出了他對於比特幣發展的重要性。
- 2011年4月,也就是Sassaman自殺的前兩個月,中本聰發送了最後一封郵件並就此消失。而這時間上的巧合也是讓最多認為Sassaman就是中本聰的原因,認為這是Sassman為了保有他的隱私所做的最後措施。
即便有著許多共同點,目前的證據仍不足以證明Sassaam就是中本聰。而且他的老婆Meredith Patterson曾多次在社群媒體中否認Sassaman就是中本聰,而且Sassman在過世之前也曾多次在貼文表現出對比特幣並不看好,因此也有許多人對中本聰的真實身分就是Sassaman這個說法抱持著否定的態度。

儘管有這麼多不同的說法和證據,這些都也只是大家的主觀推論。也有一些猜測是中本聰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團體,而Hal和Finney都是成員之一。然而,不管中本聰究竟是誰或是由哪些人組成的團體,唯一一個不會改變的事實就是其對加密貨幣和交易市場的偉大貢獻。
對於中本聰真實身分感到好奇的朋友,不妨去看看HBO即將播出的《 比特幣之謎 》紀錄片,看看節目最後預測的人選和你的一不一樣吧 !